联系我们  |                  |
上海春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

021-69898575

13402066859

20年资深调香师精心调配,品质保证!
搜索热门关键词:
水溶性香精    纺织品香精    洗衣液香精    洗手液香精   遮味剂    耐高温香精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我们将为您提供最新的文章资讯,为您提供最新的库存清单,同样让最快了解行业信息。
日用品香精的加香相关技术支持
来源: | 作者:春芽香精香料 | 发布时间: 2013-12-04 | 12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用品香精如按用途分类的话,香精可以分为四大类:食品香精、日用品香精、烟用香精和饲料香精。目前全世界销售量最大的是食品香精,其次是日用品香精、烟用香精,饲料香精排在最后。我国比较特殊,烟用香精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食品香精。但不论中外,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最终日用品香精都要排在第一位的。
日用品香精的加香

日用品香精如按用途分类的话,香精可以分为四大类:食品香精、日用品香精、烟用香精和饲料香精。目前全世界销售量最大的是食品香精,其次是日用品香精、烟用香精,饲料香精排在最后。我国比较特殊,烟用香精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食品香精。但不论中外,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最终日用品香精都要排在第一位的。

   国外有“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它香料香精的使用量成正比”的说法,指的是日用品香精的使用量。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虽然食品香精的使用量增长也非常快,但日用品香精的使用量增长更快,而且日用品香精的使用范围也在飞快地扩展着。许多本来默默无闻的日用品因为有了令人愉悦的香气而身价百倍。

蜡烛

   我国石油中石蜡含量比之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石油都高,300℃以后馏份的含蜡量我国平均高达80%,而中东石油和美国石油300℃以后馏份含蜡量分别才50%30%。因此,我国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和加工石油就同时大量出口石蜡。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加香蜡烛需求量大增,如美国每年就消耗价值将近30亿美元的香蜡烛。由于我国石蜡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也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国家从原来向我国进口石蜡自己加工蜡烛转向直接向我国购买蜡烛,其中大部份是加香蜡烛。

   加香蜡烛在我国消费量至今仍然很少,规模化生产(主要供出口)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对蜡烛的加香还没有引起香料界人士足够的重视。蜡烛厂到香精制造厂求购香精时,香精厂销售部人员随便给几瓶日化或薰香香精样品打发了事,让蜡烛厂自己去做“加香实验”,这是不正常的。须知每一个行业用的香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蜡烛香精也不例外。本文就是从理论上探讨蜡烛香精有别于其它日用香精的地方,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蜡烛香精的配制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目前蜡烛制造厂反映使用香精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1)香精在石蜡里溶解不好,因此出现混浊、沉淀,香精上浮或下沉等现象,强烈搅拌令其勉强混合,冷却后蜡烛上下层不一样,或“冒汗”,蜡烛中有气泡和可见杂质等;2)白蜡烛加香后变色,加染料的有色蜡烛出现染色不匀,色泽不鲜艳;3)香气不稳定,不透发,留香不长……。要解释这些现象,先要从石蜡的化学成份分析入手。

   石蜡的主要成份是正构烷烃,极纯净的正构烷烃无色无臭透明或半透明,暴露于大气中长期也不会变色变质,但市售的石蜡不可能是100%的正构烷烃,而含有少量环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不饱和烃、微量铁、硫、氮等无机物杂质,这些杂质可以让石蜡带“石蜡味”、带色(特别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降低沸点,更重要的是会与香精中的各种香料起化学变化或者催化各种成份的化学作用导致香气的变化以及加香后颜色的变化与不稳定。

   正构烷烃就是标准的“油”,无极性。因此,越是亲水的物质越难溶解于正构烷烃里面。在常见的香料单体中,酯类和萜烯类绝大多数易溶于正构烷烃;醇、醛、酮、酸、醚、杂环化合物则难以料定,一般碳链越长(如正辛醛到正十六醛)越易溶解,单环而不带长侧链者(如苯乙醇、苯乙醛、苯乙酸、苯甲醇、苯丙醇、苯丙醛、桂醇、桂醛、硝基麝香、香豆素、香兰素、洋茉莉醛、甲位戊基桂醛、大茴香醛、对甲氧基苯乙酮、丁香酚、异丁香酚、萘甲醚等)在正构烷烃里的溶解度都较小,大部份只能溶解1%左右,有的甚至低于0.1%。兹将常用香料在油(正构烷烃)中的溶解度列于表1,供参考。

   各种香料在油(正构烷烃)中的溶解度是配制蜡烛专用香精时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在一个香精配方中,如果你用了大量难溶(于油)的香料,当把这个香精加入熔化的石蜡中时,这些难溶的香料势必析出沉淀或悬浮在石蜡里,冷却后就出现分层、“冒汗”等现象,这个配方就是失败的。不过这并不是说这些难溶于油的香料就完全不能用于配制蜡烛香精,而是说这些香料在蜡烛香精中使用的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些特殊香型的蜡烛香精例如欧美国家非常受欢迎的“香草”香精,配制时免不了大量使用香兰素与乙基香兰素、香豆素、洋茉莉醛等,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把这些溶解性不佳的香料先溶解在香气强度较低的酯类或萜烯类香料上由它们“带入溶解”在石蜡里面。

   同皂用香精一样,用于制造白蜡烛的香精配方里要尽量少用易变色的香料,如吲哚、邻氨基苯甲酸酯类、酚类、喹啉类、香兰素、乙基香兰素、桂醛、硝基麝香、天然香料油及浸膏等,如不得不较大量地使用时,应注意包装不能用铁桶,并告知蜡烛制造厂“该香精易变色”,不宜用于制造白蜡烛,即使用于生产有色蜡烛,也必须选用纯度较高的石蜡,避免在生产时接触铁器,同染料的配伍也要先做实验并经较长时间的“架试”观察方能确定。

   向蜡烛制造厂推荐使用的香精最好先在香精厂做好“加香实验”。其实蜡烛加香实验是最容易、最简单的实验,不像其它种香精的加香实验需要配备专用设备:首先向蜡烛制造厂索要该厂使用的石蜡、染料,将石蜡加热到熔化温度以上20-30摄氏度,加入染料搅拌溶解后,按工艺要求加入香精样品,搅拌并观察溶解情况,如能全溶,则可浇铸于小平皿里或预先制作的塑料模具里,冷却后取出进行各种“架试实验(日光照、紫外线照射、耐热、耐寒、观察色泽与香气的变化并详细记录之);如溶解不好或者冷却后出现分层、色泽不匀、冒汗等现象,则说明香精配方有问题,需要重配。

   从上面“加香实验”可以看出,蜡烛的加香是在较高的温度下(工厂生产时温度更高,常高于100℃)进行,因此,蜡烛专用香精的配方里低沸点香料应尽量少用,否则熔化石蜡的高温会使这些低沸点香料挥发殆尽,既浪费香料又影响香气;加入太多低佛点香料的香精使用时也很不安全。

   按照现在的分类法,蜡烛香精应属于环境用香精一类,常用的香型有:香草、肉桂、香茅、茉莉、玫瑰、紫丁香、葵花、栀子花、百合、铃兰、康乃馨、金合欢、水仙花、苹果、香柠檬、香蕉、樱桃、草莓、复盆子、檀香、龙涎、古龙、馥奇、素心兰等各种花香、果香、木香、曾经广泛流行过的香水香型及一些近年来较受欢迎的“幻想型”香味,这些香型香精的配制可参考一般日化香精“基本配方”,注意配方中在油里溶解度不大的香料如果用量大时尽量用香气接近的易溶香料代用,实在找不到代用品时就增加香气较淡的酯类用量,如香草香精的配制,多用一些苯甲酸苄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既作为香兰素等固体香料的溶剂,也可让它们“带”着这些香料溶解在石蜡里面。

   蜡烛用的石蜡熔点一般为58℃左右,加入香精会使熔点下降,一般香精加入量为2%左右,熔点会降几摄氏度。因此,要求蜡烛专用香精香气应较透发、香气强度大一些(香比强值100以上)。如香比强值低,香气沉闷,蜡烛厂不得不加大香精的用量,这样会造成蜡烛成品熔点下降太多,达不到出口要求须知我国南方集装箱海运到欧美各国要经过赤道高温地区,蜡烛熔点太低将造成蜡烛变型,严重时甚至粘成一大块,这损失就大了。

   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贪图高利润,人为地往香精里大量加入无香溶剂稀释出售,蜡烛厂使用时不得不加大香精用量,这也是有的蜡烛厂制造不出高质量加香蜡烛的一个原因。

   “果冻蜡”是将高分子树脂在高温下溶解在白矿油里冷却后制成的,主要基质是分子量稍小的正构烷烃。因此“果冻蜡”与一般蜡烛使用的香精大同小异,也是要求香精配方里少用难溶于油的香料以免香精溶解不好造成浑浊、沉淀或悬浮不清影响外观。“果冻蜡”产品一般都是非常鲜艳透明、光彩夺人的,因而对香精的要求更高些,易变质变色的香精尽量不用为佳。

干花与人造花果

 “鸟语花香”是现代人就连在办公室里和家里都想要拥有的理想境界。的确,鲜花给人的不仅仅是愉悦,有香味的花朵散发出来的香气还能起到清醒、减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等功效,可惜“花无百日红”,大部分鲜花只能维持几天就凋谢了,而散发香味的时间则更短,干花与人造花由此而产生。

   现在一般讲的干花已经不止是干燥的花朵,许多干后不易变形的树叶、花蕾、果、树枝、树根、草、贝壳等等也都包括进来,这些本来只有在博物馆里才有的“标本”目前都已经进入每个家庭,成为时尚。有的植物组织干燥后还有香味,是不可多得的“干花”品种,但绝大多数气味很淡或不佳,此时就要考虑给它“加香”了。

   干花的加香一般不用单花香,而用“复合香”或者“幻想香”,香型要根据“干花”的特色加以选择,例如松针、柏叶、松果(马尾松、杜松、杉等裸子植物的树蕾)、卷柏、蕨类、铺地蜈蚣、杉木刨花等最好用“松林百花”或“森林香”,芒花、竹叶、麦穗、“狗尾巴”花等可以用“田园风光”或“喜庆丰收”,油茶果、酸枣籽、葵花托、莲房、木贼等建议用“铃兰百花”或“花果山”,贝壳、海藻类、木麻黄等用“海岸”或“龙涎”……

   人造花果一般是用布(各种合成纤维制作)、纸、塑料、蜡等为材料做的,这些产品有的可以在制作完毕后喷上香精或者在适当的地方装上小包的粉状或微胶囊香精,有的要在成型前加到材料里面,大部分用单体香(花香、木香、青香、动物香、瓜果香等等),如茉莉、玫瑰、百合花、兰花、菊花、莲花、松、柏、苹果、桃子、草莓、荔枝、龙眼、香蕉、柠檬、柑橘、菠萝、西瓜、甜瓜、麝香等,现在的制作技术已发展到登峰造极、足以乱真的程度,但如果没有香精的加入,“象真度”是要大打折扣的。也有一些人造瓜果,其被仿的天然品本身就没有香味或香味很淡,如茶花、牡丹花、扶桑花、玫瑰茄、竹子、圣诞树等,也可以加上香气较淡而留香较久的香精,让购买者更加喜爱。

纸制品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到了现代,纸已经不仅仅是用于书写、印刷文字,而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侣”吃饭时要用餐巾纸,餐桌上要铺桌纸,已消毒的筷子是用纸袋包的,菜单是印在纸上的,“买(埋)单”掏出来的“钞票”大部分是纸做的,“埋”的“单”也是纸,满目看到的都是纸做的宣传品(报刊杂志、招贴画、传单、各种商标、说明书、名片等等),纸制的一次性内衣裤,女用卫生巾,婴儿尿“布”,香纸巾,手帕纸,卫生纸,手纸,香卡,生日卡,贺年片,信封,信纸,各种参观券,入场券,门票,车票,各种包装用纸,纸箱,油纸,油毡等等,举不胜举。从发展趋势来看,不久的将来,连桌椅、铅笔、各种餐具、橱柜、地板、家用电器的外壳、房间隔墙、天花板甚至屋顶、门窗、鞋帽、衣服(不仅仅是内衣裤)、汽车外壳、游艇等都极有可能用纸做成,这些纸制品有许多都已经用上香精加香了,有的还没有加,大部分早晚也要加,因为加香可以提高档次,卖出好价钱,当然也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主要是利用香料的杀菌、防腐、驱虫等功能)。

   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几乎不与任何有机溶剂起化学反应,也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因此,少量的香精加在纸制品里,一般不会有什么变化,只是要注意有色香精对纸的污染对白色纸制品来说,应尽量用无色或浅颜色、不变色的香精,因此,纸制品的加香实验和“架试”还是要重视的。

   各种纸制品的加香也要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而异,例如餐巾纸和餐具的加香,用水果、蔬菜、茶等香精有利于增加食欲,如果用香水或化妆品香精就不妥当可能反而要“倒胃口”了;各种宣传品的加香则要用香气较强烈的有特征的香精让人容易记住、印象深;纸内衣裤用比较“性感”、带甜味的香精较好;女用卫生巾宜用淡雅的香精;家具、家用电器外壳、建筑材料等应该选用留香持久、人人都不厌恶的香型,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贺卡票券之类可以用素心兰、馥奇、木香之类香精……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熏香

 

    熏香的习俗来源于宗教信仰,上古时期人们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解释不了,感到神秘莫测,希望借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丰衣足食。于是找寻与神对话的工具。由于人们觉得神和灵魂都是飘忽不定的、虚无飘渺的,自然界除了云、雾以外(云雾缭绕之外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神仙居住之所)只有熏烟有此特征,于是古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与神、祖先联络的办法,这就是熏香。古*人向太阳神祈祷时,口中念诵“借香烟之力,请神明下界”,这同中国人点香敬佛完全相同。

  “基福”,是*著名的熏香。它的香气可使精神镇静,并有催眠作用,熏香不仅可在室中焚烧,也可用来使身体或衣物染上愉快的香气。在*的全盛时代,几乎人人身体涂香油,用香料熏衣服。

      阿拉伯的喜爱麝香,胡子上涂麝香,室内焚烧麝香。

    印度人自古以来在宗教仪式和个人生活中广泛使用由各种树脂和香木制成的熏香。

      伊斯兰教徒用白檀、沉香、安息香、广藿香等制作熏香。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87年)我国已开始生产炷香。

    中国盛唐时的“贞观之治”,长安成了世界科技中心。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都讲究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时尚,吃的文化、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种文化相继发展起来,熏香也成了艺术。当时公认焚香“极品”为佳楠;次为沉香,沉香又分为四等,即沉水香、栈香、黄熟香、马蹄香;再次为檀香等,可见当时评香水平之高超。

    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时时也传入了熏香,寺院日日香烟弥漫,朝廷举行典礼时也要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料开始脱离宗教用于“美”的目的。贵族们学起“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鉴真和尚带入日本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到了足利义政的东山文化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闻香”风俗,逐渐形成日本的“香道”。

  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实际上成为各阶层人士的集会场所,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频繁出入,成为热闹的社交活动中心。

香水

   在法国国际香料香精化妆品高等学院里,珍藏着全世界1400多瓶从1714年法日那配制的“古龙水”到现在的知名香水,其中500多瓶有配方(调香师可以把配方锁在保险箱里交给学院保管,直到约定的时间公开),据说还有300多个世界知名的香水现在已经无处寻觅,配方也没有了。法国所有的调香师都愿意把自己的“佳作”送给这个学院保存以便“流芳千古”。

   香水是任何一个人都喜欢的,不只是女性。一般认为男人应该有“阳刚之气”,不能“象女人一样”,因而便有了所谓的“男用香水”以别于“女用香水”,近年来“男用香水”销售量的增长大于“女用香水”销售量的增长,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个原因:有的女士喜欢“男用香水”!

   香水的制造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把香精加入酒精中溶解均匀,冷冻一夜,滤取透明澄清的溶液就可以装瓶了!所谓的“技术”在于香精和酒精的选用,酒精应该选用“脱臭酒精”,据说法国香水是用葡萄酒精馏得到的酒精配制的,我国可以用米酒精馏、脱臭得到的酒精配制,用糖蜜酒、地瓜酒、各种曲酒得到的酒精即使“脱臭”还是难以达到香水用酒精的要求。

   酒精的浓度根据各种香水的配制要求从75-95%(其余5-25%当然是“纯净水”)不等,香精用量越大,酒精的浓度也越高花露水香精含量3%,酒精浓度是75%;古龙水(Eau de cologne)香精含量3-8%,酒精浓度是80-90%;淡(一般为喷雾型)香水(Eau de toilette)香精含量8-15%,酒精浓度90-92%;浓(一般为“点滴型”)香水(Eau de parfum)香精含量15-25%,酒精浓度为92-95%。实际上,酒精浓度还与香精配方有关系,含醇量较高的酒精浓度可以低一些(即含水量高一点)。当然,香水制造厂是不可能得到香精配方的,但可以用实验来确定酒精浓度:先把香精按比例溶解于95%酒精中,再慢慢滴加纯净水(同时搅拌)至浑浊为止,算出水“饱和”时的酒精浓度,实际配制时加水量要低于“饱和”用量,以免配制好的香水在气温低时又显浑浊或分层。

   刚配制的香水香气肯定不好,须要“陈化”一段时间香气才变得圆和、宜人,为了减少“陈化”时间,可以采用让酒精预先“陈化”的办法,即工厂把刚购进的酒精统统加入“陈化剂”搅拌均匀,配制香水时用已经“陈化”多时的酒精就可以在冷冻过滤后马上装瓶发货,减少流动资金在仓库里的积压。下面介绍一例“陈化剂”配方供参考:

香水陈化剂

麝香105       30

佳乐麝香       20

麝香T         20

麝香酮         10

水杨酸苄酯     10

<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上海春芽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美裕路925号2幢

电话:021-69898575

传真:021-69898576

全国服务热线:
021-69898575